您的位置:主頁 > 歐洲各國禮儀禁忌
外貿指南

 

外貿流程

 

出口退稅

 

貨運物流

 

商務習俗

 

國際認證

 

外貿保險

 

政策法規

>>更多

 
商務外語

 

外貿信函

 

英語口語

 

專業術語

 

外貿日語

 

單證員考試

>>更多

 
網站建設

 

網頁製作

 

功能變數名稱註冊

 

虛擬主機

>>更多

 
網站推廣

 

搜索引擎行銷

 

關鍵字廣告

 

電子郵件行銷

 

國際推廣

 

商業目錄

>>更多

 
 

歐洲各國禮儀禁忌

1.德國
贈送求愛樹時德國的一項獨特習俗。波恩小夥子如果看上一位姑娘,就會在4.30或5.1這一天,送姑娘一株小白樺樹,以表愛慕之情。德國的節日眾多,而且各具特色,如持續時間較長的狂歡節,每10年舉行一次的耶穌受難戲劇節。

德國有50%的人信奉基督教,有45%的人信奉天主教,另有少數人信奉東正教和猶太教,他們忌諱13和星期五。忌諱在公共場合竊竊私語,不喜歡他人過問自己私事。

英國
英格蘭人的婚俗豐富多采,從求婚到度蜜月均按自已的傳統方式進行。在英格蘭北部約克市求婚方式頗為奇特,繼承了古代民間遺風,女孩子成熟以後,需要出嫁了,便穿上不同顏色的緊身服飾,向男性示意。不同的顏色表示不同的意思,恰恰和交通信號燈一致。綠色的表示:"來吧!我願意戀愛,大膽地追求吧!"黃色表示:"機遇是有的,如果合我的意還是有成功的機會。"紅色表示:"目前我還不想談情說愛,不要追求我。"勇敢的小夥子會根據對方的服色,根據自已的選擇去大膽地追求,決不會被扣上行為不端的帽子。



一旦雙方確立了戀愛關係,男方要送給女方訂婚戒指並舉行儀式。這種習俗遍及整個英國。結婚或訂婚戒指是許多民族的傳統習俗,英格蘭人在教堂裏舉行婚禮儀式時,新郎給新娘戴戒指是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人們甚至認為不戴戒指的婚姻是無效的。當神父詢問一對新人是否願意做對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頭偕老後,新郎給新娘的無名指上戴上一枚戒指。它象徵著丈夫對妻子的純真愛情,同時妻子也表示接受並忠實於這種愛情。

戴戒指的習俗可以追溯到古代埃及、中國,它不僅作為一種信物也是一種裝飾品。婚姻戒指最初並不鑲嵌鑽石、翡翠以及紅藍寶石等飾物,純潔的圓形象徵著由婚姻連袂在一起的兩個人的團圓。在一些民族中象徵著一種魔力,保佑夫婦幸福長壽,同時,施予者表示對接受者的信任,接受者表示對施予者的忠誠。

金戒指象徵愛情的純真,銀戒指意味情感溫柔。英國人同西方各國一樣,訂婚戒指是金制的而不鑲嵌任何寶石,結婚戒指應加裝飾物,至於戒指的品質則根據個人的經濟條件不同而不同。訂婚、結婚戒指可戴在同一無名指上,也可以由結婚戒指取代訂婚戒指。

英國在16世紀時,結婚戒指的內側經常刻是家族的圖案或箴言,諸如"上帝使我成為某某的妻子,"某位主教的妻子的戒指上刻上一隻手、一顆心、一頂主教冠和一個骷髏,銘文是:"前三個我賜予你,第四個使我超脫。"今天戒指上的銘文大多只刻上新郎和新娘名字的開頭字母。

英國人結婚要穿禮服﹔新娘身著白衫、白裙、頭戴白色花環,還要罩上長長的白紗,手持白色花束。總之,英國人崇尚白色,它象徵愛情純潔、吉祥如意。而戴頭紗的習俗可以追溯到西元前10世紀,當時兩河流域就已盛行女子戴頭紗。在古希臘,舉行結婚儀式時不僅新娘要戴亞麻或毛織品的頭紗,而且一對新人都要戴上花冠。到了羅馬時代,不同宗教信仰的人要戴不同顏色的頭紗以示區別。中世紀以後,宮廷貴族之中出現了用珍珠裝飾的花冠。爾後,發展成為白色頭紗,並且尺碼日益延長,並遍及歐洲各地。

舉行婚禮時,身穿白紗禮服,頭披白紗的新娘挽住父親的手臂,由女賓相伴,在婚禮進行曲中步入教堂。著禮服的新郎在男賓陪同下站在聖壇等待新娘。 英國人家中有人去世,往往在報上登一則小啟事,親友見啟事後前去參加葬禮,以表對死者的敬意和對其家屬的問候。

一旦舉行完婚,新郎新娘從教堂裏出來的時候,人們要向新人祝賀,這種祝賀不是親吻、擁抱和握手,而是向他們撒五彩繽紛的紙屑。撒紙屑的習俗起源于撒麥粒。 1491年英國國王亨利七世攜王后到布里斯托爾旅行。旅行途中,被一位麵包師的妻子看到,於是她從窗子裏向他們撒麥粒,並高呼:"歡迎你們,陛下!祝你們幸福、長壽。"這成為一段佳話,到16世紀時,這一習俗已廣為流傳,人們向新郎、新娘撒麥粒,有時還染各種顏色。麥粒象徵著豐收和生活富裕,同時也祝賀新婚夫婦幸福長壽,子孫滿堂。

度蜜月也是英國各地青年結婚的重要內容之一。他們把積蓄下來的錢用於旅遊,而結婚後去旅遊便稱作度蜜月。這原是古代的習俗,在新婚之時一定要飲用一種用蜂蜜特製的飲料,用來象徵家庭美滿、愛情甜蜜和生活幸福。而這種飲料從結婚開始要喝30天,因此就把新婚第一個月稱作蜜月了。

在英國對於結婚紀念日十分重視,每年都要慶祝並有不同的稱謂。第一年是紙婚,第二年是棉婚,第三年為皮革婚,第四年為毅婚,第五年稱木婚,第六年稱鐵婚,第七年叫銅婚,第八年叫陶器婚,第九年為柳婚,第十年是錫婚,以後是鋼婚、繞仁婚、花邊婚、象牙婚、水晶婚。從第十五年以後,每五年各有一個稱謂,依次為搪瓷婚、銀婚(第二十五年是個大典)、珠婚、珊瑚婚、紅寶石婚、藍寶石婚、金婚(五十年是第二大典)、翡翠婚、鑽石婚。這最後一個是第三大慶典,但很少有人能夠慶祝這個慶典。

主要禁忌——三個禁忌

不能加塞 英國人有排隊的習慣。你可以看到他們一個挨一個地排隊上公共汽車、火車或買報紙。加塞是一種令人不齒的行為。

不能問女士的年齡英國人非常不喜歡談論男人的工資和女人的年齡,甚至他家裏的傢俱值多少錢,也是不該問的。如果你問了一位女士的年齡,也是很不合適的,因為她認為這是她自己的秘密,而且每個人都想永葆青春,沒有比對中年婦女說一聲“你看上去好年輕”更好的恭維了。毫無疑問,每個女士的髮型、化妝和衣著都是為了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更年輕,但是如果她的打扮讓人感到太刻意,那麼別人就會帶著非難的口吻說她“顯得俗氣”。

不能砍價 在英國購物,最忌諱的是砍價。英國人不喜歡討價還價,認為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如果你購買的是一件貴重的藝術品或數量很大的商品時,你也需要小心地與賣方商定一個全部的價錢。英國人很少討價還價,如果他們認為一件商品的價錢合適就買下,不合適就走開。

英國人認為13和星期五是不吉利的,尤其是13日與星期五相遇更忌諱,這個時候,許多人寧願呆在家裏不出門。在英國,忌諱談論男人的工資,女人的年齡,政治傾向等。他們忌諱四人交叉式握手,還忌點煙連點三人。

保加利亞禮儀(習俗禁忌)

保加利亞人將結婚看作是人生的重大轉折而予以高度重視,故其婚禮先定的吉日達五天之多,舉辦的儀式也名目繁多。從星期四到第二周的星期一,婚禮儀式一個接一個,極具風格。在農村,婚禮前一天,由一位腰紮三角巾的人到全村邀客,被邀者要對著酒壺吸一口酒。

主要禁忌

保加利亞信奉東正教的居民約占人口總數的26%,土耳其人大多數信奉伊斯蘭教,有少數人信仰天主教和新教。忌諱13和星期五,認為它們是不吉利的。

奧地利禮儀(習俗禁忌)

奧地利一年中法定工休日96天,加上國慶,新年,各種風俗節日和宗教節日等等,將近有一半時間在度假和歡度節日。最著名的有國慶日,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奧地利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人們結婚都要到教堂舉行婚禮。新郎新娘身穿傳統的漂亮典雅的結婚禮服回答牧師問題。回家還要宴請賓客。

主要禁忌

與奧地利人交談,可談歷史,但不要談戰爭;可談文化,但不要談荒唐淫穢的東西。大多數人忌諱13和星期五,所有言行都竭力回避它們。 奧地利人喜歡綠色,一般不喜歡黑色。

荷蘭禮儀(習俗禁忌)

按照傳統,荷蘭的青年男女在訂婚時,新郎要給新娘送一雙漂亮的木鞋,作為訂婚之物。 居住於城市,集鎮的荷蘭青年的婚姻同西歐各國大體相同。 按照天主教的教規,喪禮是由死者家屬或親友組成送葬隊伍,步行送靈車到教堂,先作禱告,讓死者靈魂進入天堂,再送到墓地安葬。

主要禁忌

荷蘭人忌諱13和星期五。在相互交往中,他們不願談論美國的政治,經濟和物價等問題。還特別忌諱別人對她們拍照。

捷克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每年新年開始,這裏都要舉行迎接新生兒的傳統儀式。元月3日選出新年裏的第一批嬰兒公民,選中的將得到衣服和搖籃車等獎品。 當地人的婚禮在教堂舉行。這一天,新娘家門緊閉,等待由新郎及媒人所率領的迎親隊伍前來迎娶。
主要禁忌

捷克民族將玫瑰花視為國花,人們普遍忌諱紅三角圖案。受歡迎的談話內容是體育運動等,不受歡迎的話題是政治問題和家庭瑣事等。

冰島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在冰島,人們結婚時要先到教堂舉行宗教色彩濃厚的婚禮儀式。婚禮由神職人員主持,氣氛莊嚴神聖。新郎新娘挽手並肩,接受人們的祝福。婚禮在人們的歡呼聲中結束。冰島人對年長者逝世後的葬禮很重視,要舉行隆重悼念儀式,有的要持續好幾天.

主要禁忌

在冰島,男子一般不隨便參與婦女圈的討論。同女子接觸時,忌問女子的年齡,並忌與她們開玩笑。冰島人大部分信奉基督教,忌諱13和星期五,他們不在13日這一天舉行重要活動,不能有13個人同桌共餐。

法國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在法國,男女結婚前一般要先訂婚,由女方的家長宴請男方的家長及兄弟姐妹,也可同時邀請其他親友出席。 法國節慶日較多,且各有特點。除了國慶日和耶誕節,復活節和狂歡節等外,還有愚人節。

主要禁忌

法國人忌諱詢問個人私事,包括工資收入,家中存款,婦女年齡等,忌用核桃待客。 法國禁郵一切避孕藥物。

墨西哥的習俗禁忌

國花:仙人掌
  
國鳥:雄鷹
  
國石:黑曜石
  
最喜歡的顏色:白色
  
最不喜歡的顏色:紫色
  
最討厭的數字:13

阿爾巴尼亞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阿爾巴尼亞青年的現代婚儀比較簡樸,有的領取結婚證後,置辦幾桌酒席,宴請一些親朋好友,儀式就告結束。在有的山區還保留一種古老的婚姻習俗。有的山區還有跳炭火的婚俗,還有的地方要讓新婚夫婦在空曠的野外度過半個月時間,經受風吹雨打的考驗,這樣以後夫婦的日子就會更好過。

主要禁忌

在這裏一般不要問及別人的宗教信仰,政治態度等方面的情況,談談文學創作等則不會犯忌。許多人忌諱13和星期五。他們對紅色很感興趣,許多人對灰色,綠色則不太喜歡。

挪威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挪威鄉村婚禮的酒宴常在離城最擯高級餐館舉行,酒宴結束後便開始跳舞。挪威的節日慶典有:特羅姆瑟太陽日,解放日,國慶日和獨立日等。挪威人信奉基督教新教,所以在喪禮上沿襲基督教的傳統。

主要禁忌

挪威人不願他人過問自己的工作,工資,社會地位等情況,認為這些事都屬於個人私事。他們很忌諱有人酒後開車。

瑞士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瑞士人很重視婚禮,但儀式卻很簡樸,婚禮那天,新郎新娘分別由兩名證婚人陪同來到市政廳,先在等候廳驗明證件,然後進入婚禮廳舉行儀式。 在瑞士,不論是參加宗教葬禮還是非宗教葬禮,人們都習慣著黑色衣服。

主要禁忌

瑞士人忌諱13和星期五,他們不喜歡飾有貓頭鷹圖案的物品,也不喜歡黑色,他們不在陽臺上曬衣服,認為這會影響市容。

希臘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希臘人的婚禮仍保持著濃郁的傳統色彩,婚禮一般在星期日舉行,新郎新娘身著結婚禮服,新娘頭上還蒙著一塊淡紅色的面紗,然後由親友們陪著前往教堂由神父主持婚禮。 希臘人的節慶活動豐富多彩,有耶誕節,新年等,新年時家家戶戶都要做一個大蛋糕,裏面放入一枚銀幣,家人分吃時誰吃到銀幣,誰將吉祥如意。

匈牙利禮儀(習俗禁忌)

匈牙利

喜喪禮儀

匈牙利人的婚禮,現在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教堂裏由神甫主持,一種是在家庭中舉行婚禮。匈牙利人的民間節慶活動很多,如他們每年的12月25日至26日要過耶誕節。 匈牙利人根據死者的年齡選用不同顏色的棺材。

主要禁忌

匈牙利人忌13和星期五,尤其是舉行宴會時,不能設13個座位。他們認為打破了玻璃和鏡子將有倒楣的事發生。

俄羅斯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俄羅斯人的傳統婚禮儀式,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婚禮上,鹽和麵包是必不可少的,新郎父母把最潔白的鹽灑在新人頭上,再在聖像前吻賀新人;新郎新娘則各拿一塊麵包蘸上鹽,獻給父母。現代俄羅斯人的婚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舊的習俗已逐漸消逝,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代之以新的內容和形式。

主要禁忌

俄羅斯人忌諱13,喜歡7。 鏡子在俄羅斯人看來是神聖的物品,打碎鏡子就意味著靈魂的毀滅。俄羅斯境內的猶太人不吃豬肉,伊斯蘭教徒則禁食豬肉和使用豬製品。

匈牙利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匈牙利人的婚禮,現在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教堂裏由神甫主持,一種是在家庭中舉行婚禮。匈牙利人的民間節慶活動很多,如他們每年的12月25日至26日要過耶誕節。 匈牙利人根據死者的年齡選用不同顏色的棺材。

主要禁忌

匈牙利人忌13和星期五,尤其是舉行宴會時,不能設13個座位。他們認為打破了玻璃和鏡子將有倒楣的事發生。

瑞典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瑞典人婚禮有宗教婚禮和非宗教婚禮兩種形式。宗教婚禮一般按福音路德教的禮儀進行,非宗教婚禮則由法官或其他有權主持婚禮的人主持,同時要有兩位證婚人。 瑞典的節慶活動很多,主要有耶誕節,元旦,仲夏節等。

主要禁忌

瑞典人忌諱陌生人詢問他們的政治傾向和年齡,忌諱黃色藍色。瑞典對酒後開車罰款很重。

比利時習俗和禁忌

比利時人的性格介於英國的紳士風度與法國的浪漫熱情之間,既傳統又不保守。瞭解與比利時人打交道時的禮儀和禁忌是十分必要的。

約會
中國人習慣于有了問題隨時解決,無論是請示問題或是彙報工作,無論是登門拜訪還是請客吃飯,都表現出很大的隨機性。而這在比利時是萬萬行不通的。比利時人的活動體現較強的計劃性。當你想找你的比利時夥伴或者上司討論某一問題時,當你想去比利時朋友家登門拜訪時,當你感到不適想找大夫看病時,總之,當你需要同比利時人打交道的時候,一般都要事先約好。甚至逢理髮都要事先與理髮館約定一下時間,否則可能因別人有約在先而讓你白跑一趟。約會可以使人們對即將討論的問題事先做一番認真思考,從而使討論更富有成果。當然,如遇到時間性較強的緊迫問題也可以把約會提前,或不經約會,直接與比利時朋友研究解決辦法。

會見
按照約定的時間應邀會面時,應當提前5分鐘到達。初次見面時應當衣著整齊,因為這表示你對會見的重視和對對方的尊重。握手應簡捷、有力。主動遞上名片的同時重複一下自己的名字,這樣可以使對方一下子瞭解你的身份,並知道如何稱呼你的名字。假如你清楚地知道對方的頭銜,以先生(Mr)、小姐(Miss)或夫人(Mrs)稱呼對方也是可以的。只是不可直呼其名,不要顯得過於親近,初次見面應給人以可靠可信的印象,而不應讓人覺得有輕浮隨便之感。會見結束離開辦公室時,應主動與在場的人握手道別。

語言
比利時民族主要由北部的佛蘭芒人和南部的瓦隆人組成。前者講荷蘭語,後著講法語。由於歷史原因,佛蘭芒人與瓦隆人之間長期不和,成見極深。因此語言一直是比利時社會政治中的一個敏感問題。假如你冒失地與一個佛當芒商人講法語,那很可能會招致對方的反感,談判結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此,在沒弄清楚你所要接觸的合作夥伴的民族背景之前,用英語交談是最保險的。

禁忌
在與比利時人交往中,一是要切記比利時的民族和語言問題,對瓦隆人和佛蘭芒人一視同仁,萬萬不可把自己與比利時的民族矛盾糾纏在一起。二是要避免談論比利時的宗教、政治問題,因為你很難知道你的比利時夥伴是否欣賞你的觀點。較為穩妥的話題可以是關於體育運動,如比利時人喜歡的足球、自行車賽等,也可以談論比利時的文化成就,或者你所訪問過的城市等等。第三是切勿失信。失信表示你對對方的不尊重,也反映你本人的可信度。因此無論是一次普通的約會,還是正式合同的簽署,都應事先仔細考慮清楚。一經允諾,不可輕易毀約。即使是一次極為普通的約會,如遇緊急倩況不能按時赴約,也要設法及時通知對方,並表示歉意。

義大利人的習俗與禁忌

義大利人的姓名由兩部分組成,名在前,姓在後。正式場會提到時用全稱,有些場合可以只稱姓。當面招呼時,親朋或熟人之間只叫名,對長者、有地位的人或不太熟悉者,-般稱呼他們的姓並在姓的加上“先生”、“女士”等用語,或“教授”、“博士”等頭銜。婦女婚後一般用夫姓,也可以用原姓。
義大利人熱情、開朗、健談。談問題一般都單刀直人,不拐彎抹角或耍心計。他們喜歡爭論和辯論,情緒容易激動,往往爭論得面紅耳赤。爭論雖然激烈,雙方卻不傷感情。談話富於表情和手勢,幾種常見的手勢是:用大姆指和食指圍成圓圈,其餘三指向上翹起,表示“好”、“行”、或“一切順利”。豎起食指來回擺動表示“不”、“不是”、“不行”,聳肩攤掌,有時還加撇嘴,表示“不知道”。用食指頂住臉頰來回轉動,意為“好吃”、“味道鮮美”。五指併攏、手心向下、對著胃部來回轉動,表示“饑餓”。用食指側面碰擊額頭,是罵人“笨蛋”、“傻瓜”。
義大利人喜愛音樂,音樂欣賞能力大都較高。足球是他們最喜歡的運動項目之-,滑雪、賽艇等也很受歡迎。
義大利人喜歡綠、藍、黃三種顏色。他們偏愛雛菊,認為它象徵著義大利人的君子風度和天真爛漫。喜歡養寵物,尤其是貓和狗,甚至把寵物作為家庭的一員介紹給客人。他們講究穿著打扮,在服飾上喜歡標新立異,出席正式場合都注意衣著整齊得體。
義大利盛產葡萄酒,酒的名目繁多,是家庭中必備飲料。午飯和晚飯時,不論男女老少,很少不喝葡萄酒。客人來了也以酒相待。就是喝咖啡也要摻上些酒,認為這樣才香。喝酒的方式也有講究,一般在飯前喝開胃酒,席間視菜式或飲紅葡萄酒,或飲白葡萄酒,餐後用少量加冰塊的烈性酒。義大利人均年飲酒量大約120 升,但人們很少酗酒,席間也不勸酒,各人量力而為。因此醉漢很少見到。
義大利人習慣吃西餐,以法式菜為主,大多數人也都喜歡中國飲食。他們-般重視晚餐,用餐時往往邊喝酒,邊聊天,一頓飯往往要吃-二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義大利人時間觀念不強,赴約常常遲到,認為這是風度;會議不準時開始,教授上課晚到10~15分鐘是常事。遲到者往往以交通擁擠等為理由,無須多做解釋,人多時連這些解釋都可免去,只要說聲“對不起”就夠了。
定約會一定要提前,決不要把約會定在早晨或剛吃過午飯的時候。一些最高級管理人員上班時間無規律。不要立即談生意,義大利人喜歡先閒聊幾句,談談家常什麼的。對商業談判要有充分準備,對自己的產品及其在當地或其他地方取得的成功要有詳盡的瞭解。
商業人員讚賞迅速的答復和確認(對他寄去的信件和已得知他的要求的確認)。如果想立即受到注意,請用義大利文寫信。有必要找一個義大利雇員,或者找義大利人當代理。大部分商業人員是男性,儘管女律師和女行政管理人員正在增多。
在北方(羅馬以北),一切商業信件都應當簡明扼要。在南方則比較注重人的接觸,從羅馬往南,會感到氣氛比較隨便。北方人比較保守,南方人則比較開放,比較友好,不過不論在哪里,禮貌都要講的,你會發現,大多數義大利商人對外來人的態度嚴肅甚至冷淡,但一旦他們接受了你,他們是非常友好並富有人情味的。午餐是一天的主餐,往往要拖兩三個小時,連續拒絕生意夥伴共用午餐或晚餐的邀請,會被認為是不禮貌的。
大多數工廠、公司7~8月份都關門。仍然開業的單位也只有少數骨幹人員在工作。這段時間不要前去聯繫業務。不要談論當地的政治(過去的和現在的)以及當地稅務情況。絕對不要批評義大利國家或地區的體育運動隊。絕大多數義大利商業人員都受過良好教育,他們喜歡漫談藝術、文化、國際事務、體育運動、飲食和家庭生活。在純社交活動中不要談業務。義大利人善於社交,總能與人談得十分投機。不要把他們的禮貌語言誤解為對你的產品或建議感興趣。
義大利人熱衷與國內企業打交道,而對與外國人做生意的熱情不高,因為他們覺得與本國企業之間存在共性。但在那裏仍能發現大量商業機會.
尋找商業機會時態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注意政治因素。內閣時常發生變動,做生意特別是涉及到向義大利投資的項目時要謹慎從事,先調查清楚合作對象的政治背景。否則遇到內閣更迭之類的政治動盪,投資者有可能遭受重大損失。
其次,注意與商業夥伴的個人關係。義大利商業交往大部分是公司之間的交往,但實際上起決定作用的是代表公司出面的個人,與他關係的好環是買賣成功的決定因素之一。
第三,注意選擇可靠的交易物件,國家參與制企業一般是靠得住的。如果是民間企業,尤其是與南部地區的開發有關聯的企業,必須認真考慮它的可靠性,首先必須注意那家企業裏的領導集團在政府機構裏是否吃得開。
第四,注意義大利的獨特產品,這樣的產品在義大利很多,從中不難找到有利可圖的生意。

西班牙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西班牙巴斯克人的婚禮沿襲著一套傳統的習俗。人們習慣上認為星期二是"吉日",因此婚禮一般選在這一天舉行。典禮要在教堂裏按天主教教會規定的儀式進行。隨後還要舉辦宴會和舞會。西班牙的節日繁多,如狂歡節,烹調節,復活節等。為了紀念西班牙著名作家賽凡提斯,每年4.23都會紀念他。

主要禁忌

在西班牙,不要對鬥牛活動有非議,如果你對情況不瞭解,最好不要對鬥牛活動發表任何意見。到西班牙人家中作客,可送上鮮花,他們最喜愛石榴花。
 

奧地利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奧地利一年中法定工休日96天,加上國慶,新年,各種風俗節日和宗教節日等等,將近有一半時間在度假和歡度節日。最著名的有國慶日,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奧地利是一個天主教國家,人們結婚都要到教堂舉行婚禮。新郎新娘身穿傳統的漂亮典雅的結婚禮服回答牧師問題。回家還要宴請賓客。

主要禁忌

與奧地利人交談,可談歷史,但不要談戰爭;可談文化,但不要談荒唐淫穢的東西。大多數人忌諱13和星期五,所有言行都竭力回避它們。 奧地利人喜歡綠色,一般不喜歡黑色。
 

烏克蘭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烏克蘭人的婚禮一般先在教堂舉行,然後還要在家裏宴請賓朋。老人去世後,要由神職人員主持喪儀,一般實行棺葬。現代烏克蘭創辦的禮儀公司,不但可以代為操辦婚禮,還承辦孩子生日或各種慶典活動。

主要禁忌
大多數居民忌諱13和星期五,他們喜歡談論文藝創作,科技成果等方面情況,而不願涉及宗教,對歷史人物的評價等話題,送禮時,注意不送菊花。

波蘭禮儀(習俗禁忌)

喜喪禮儀

波蘭人的婚禮分為宗教婚禮和非宗教婚禮。不論何種婚禮都很隆重。婚禮上新郎新娘通常要互換戒指,婚宴多由女方操辦,男方則提供宴會用酒。在婚宴場所,雙方父母要獻給新人麵包和鹽,祝願他們未來生活富裕,萬事如意。

芬蘭禮儀(社交禮儀)

儀態禮儀

芬蘭人與外國人交往時很注意禮儀。他們在交談時習慣保持1.2米左右的距離,如果對方企圖靠得太近,會被看作是不禮貌的舉動。對於脫鞋,當眾剔牙等行為,他們會投來鄙視的目光。他們不喜歡見到別人把胳膊搭在一起。

相見禮儀

芬蘭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見面時,不分男女都熱情地行握手禮。芬蘭人與外國友人相會時,尤其是對到他們家中做客的朋友,喜歡讓對方簽名並留言,以示對於友情的珍重。芬蘭人願意別人稱呼他們的職銜。如果不知道他們的職銜,則可籠統地稱作經理。

商務禮儀

最近10多年來,芬蘭同中國的經貿關係有了很大的發展。 芬蘭人商談生意通常在辦公室進行,他們一旦作出決定,握手就像書面全同一樣有效。他們講究信用,事前約定的會晤,一般也都會準時到達。如果應邀到當地工商界人士家中作客,可帶花束送給他的太太,但必須是單數。

旅遊禮儀

與商務活動相反,到芬蘭旅遊的最佳季節可以是每年的6-9月,在這個季節可以看到世界罕見的極晝奇觀。芬蘭的露天市場是外國遊客觀光的必到之處,最能吸引他們的是擺滿各種工藝品的貨攤。芬蘭十分注意解決殘疾人出門難的問題。在公共場所有專門為殘疾人設置的停車處,地鐵入口處有殘疾人的專用電梯,在芬蘭坐計程車不付小費。

葡萄牙的習俗禮儀

服飾禮儀葡萄牙人在正式社交場合十分注意著裝整潔,男子身穿深色西服,打領帶或系蝴蝶結,風度很好。女子多穿華麗套服或連衣裙。在日常生活中,葡萄牙人在穿著上有著明顯的的職業和性別特點。男性青年職員喜歡穿一種寬鬆式西服。男大學生多穿運動衫,牛仔褲;女教師多穿套服。

儀態禮儀 葡萄牙人比較講究禮儀,與人交談時,他們坐的姿勢端正,尤其是女子,入座時注意雙腿併攏。他們不喜歡久久盯視別人,如果他人這樣做,在他們看來,是一種不良的表現。

相見禮儀 葡萄牙人相見時,男子習慣熱情擁抱並互拍肩膀為禮,女子在熟人之間相見時則以親吻對方的臉為禮。在與外國友人相見時,他們有時也行握手禮。 葡萄牙人待人熱情,如有客人來訪,他們總是早早地到門口迎接,客人離去時,他們總要親自送到門口。

餐飲禮儀 葡萄牙人以麵食為主,喜食麵包,有時也米飯。愛吃牛肉,豬肉及水產品,常吃土豆,胡蘿蔔等,飲酒頗有講究。 當地所產酒的度數不高,少飲一些不至於醉酒。

喜喪禮儀鬥牛是葡萄牙人十分喜愛的一種娛樂活動,每年元旦前後都要舉行鬥牛表演。與西班牙鬥牛不同的是,當地鬥牛騎馬鬥牛,而且並不將牛殺死,只是將牛刺傷,因此人們稱這種鬥牛為文明的鬥牛。葡萄牙每年6月下旬要過城市節。城市節主要是為紀念那些替人民做過好事的人物。屆時,要放禮炮,舉行遊行,並在廣場上歡歌。

商務禮儀到葡萄牙從事商務活動最好選擇在當年的10月至次年的6月。另外,葡萄牙中午12點到下午3點不辦公,在這段時間聯繫商務會找不到人。商談生意時應注意穿戴,談判中如果他們穿著上衣,儘管天氣熱你也不要脫去上衣。葡萄牙商人多會法語,英語和西班牙語。與葡萄牙人談生意要有耐心。

旅遊禮儀 葡萄牙有條長約700多公里的中央鐵路貫穿南北,把沿線各大城市和著名風景區連接起來,為旅遊觀光提供了便利條件。 當地商店的營業員以優質服務著稱,他們總是面帶微笑地為顧客服務,除食品外,其他商品顧客買了以後如不滿意可在規定期限內退換。

主要禁忌 葡萄牙人忌諱13和星期五。

羅馬尼亞禮儀(社交禮儀)

儀態禮儀

羅馬尼亞人熱情,交談時喜歡直截了當,討厭拐彎抹角。男子進門,上車都要讓女士先行,下樓梯時則有男子在前護衛。 在社交場合,他們講究公共衛生,不隨地吐痰,忌諱在賓客面前挖耳剔牙。

相見禮儀

羅馬尼亞人的姓名的排列與中國人正好相反,是名前姓後。在家庭內部,甚至公公與兒媳之間,擁抱親吻也很普遍。 到羅馬尼亞人家中作客,可帶些禮品送人,以鮮花為最好,要送單數,而不能送雙數。

商務禮儀

羅馬尼亞人善於做生意和精於評估。在談判時,既能大刀闊斧,同時也注意細節。在訪問外商辦事處或參加應酬時,他們一般是幾個人一起參加,極少單獨行動,這是羅馬尼亞公司的特別之處。另外,公司中有一個禮賓員,是個重要人物。

旅遊禮儀

羅馬尼亞旅遊資源非常豐富,黑海之濱的天然浴場,喀爾巴阡山奇異的溶洞和溫泉等都吸引著世界各地慕名而來的遊客。 在旅館餐廳結帳時,一般包含有10%的服務費在帳單中,可不必另付小費。坐計程車時,一般要加10%左右的小費。

巴林的習俗禮儀

巴林國(The state of bahrain),是阿拉伯世界唯一的島嶼組成.面積662平方公里.人口約46.6萬,阿拉伯人約占60%,75~80%的居民住在城市裏.。伊斯蘭教為國教,絕大多數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國內普遍實行一日5次的禮拜及期他宗教儀式。阿拉伯語為官方語言,英語廣泛使用。首都麥納麥(Manama)。

巴林,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兩股水源,兩個海”,巴林有“石油之國”之稱。1971年8月14日獨立,改巴林酋長國名訓巴林國。現政府為群主立憲。由無首授權“國務會議”掌理行政。國會則由44名議員組成,由內閣(國務會議)成員及人民選舉產生。今系阿拉伯聯盟會員國之一,亦為1982年5月26日成立之海灣合作理事會6個成員國之一。對外號稱中立,參加不結盟國家組織。1989年4月18日與我國建交。

巴林的石油資源豐富,國民經濟以石油為主,巴林國民收放的四分之三來源於石油。

今日巴林,被譽為“中東的香港”,金融、工業、旅遊成為三大經濟支柱。巴林是波斯灣中一個美麗的國,景色秀麗、四季如春、素有“海灣明珠”之稱。自古以來,天然的湧泉散佈內各處,神賜之水與燦爛的阿拉伯陽光所孕育的天然椰林點綴各地,也因此成為東西來往的水供應地,曆久不衰。

巴林的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擁有良好的海軍和空軍基地,如朱菲爾海軍基地和穆哈拉克空軍基地。今日的巴林,實已成為中東的金融和航運中心。

巴林的商務禮俗,冬天訪問時,宜穿保守式樣的西裝。訪均須先訂好約會。按照當地的高業習慣,上班時間,政府機關實施一班制(7-13時),民間為兩班制,要注意拜會時間的安排。另外,他們星期五休假,所以,每星期有三天即星期五、六、日無法辦事。和其他中東國家一樣,前往洽談生意,須有禮貌及耐心。推銷產品,態度放低。巴林人喜歡直接和你談生意,不要派遣你在沙烏地阿拉伯或其他鄰國的商務代表前往巴林代談商務。因此,不妨在當地找一家專門進口商。貨幣為第納爾。宜持英文、阿拉伯文對照的名片。巴林政府契約均規定:“得標者須在巴林設有代理人”,極少例外。銷售最好用信用證方式收款。

巴林人年均收入1萬美元左右,市面上充滿歐、美、日進口之奢侈品。除了伊斯蘭教世界的教條以外,沒有什麼特別需用注意的。按當地習俗,商家喜歡咖啡代替飲酒。宴會多在家中。相處中,避免談中東政治。

商務注意事項,齋戒、朝拜期間不要前往。最好於12月至次年4月往訪。6月至10月又熱又濕。食物幾都是進口的,價格偏高。勿飲生水,淡化的海水約占二成,鹽份仍較多,不適於飲用,以改飲礦泉水為宜。吃蔬菜務必洗淨。

出入境注意事項,商人、旅遊者都可在機場取得停留72小時的簽語,費用是6美元。海關免稅香煙4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2瓶。貸幣出入無任何限制。

小費計程車10%。飯店、旅舍已附加10%于帳單內。

我國從1956年起,與巴林開始有貿易往來。1976年和1978年由中國貿促會先後兩次組織貿易代表團到巴林舉辦中國商品展銷會,展銷的商品有紡織品、絲綢製品、工藝產品、五金礦產產品、輕工業品、土畜產品、糧油製品、茶葉等,深受巴林人民的歡迎。

西班牙的習俗禮儀

西班牙王國(The Kingdom of Spain),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面積50.4萬平方公里,為歐洲第3大國。首都馬德里(Madrid)。人口400余萬。羅馬天主教為國教。官方語言為卡斯提亞(西班牙)語,有的自治區有其他官方語言如卡塔盧尼亞語、巴斯克語和加利西亞語。除一流旅館之外,英語並不管用。西班語也是拉丁美洲大多數國家的官方語言。貨幣為比薩斜塔Peseta,西班牙國名意為野兔、邊疆、海洋。西班牙被人們譽為“無雨之國”、“歐洲萊園”、“地中海陸地”、 “旅遊王國”、“海上強國”’ “ 野兔國”、“永不沉沒的航空艦”、“通往歐洲,非洲、中東和拉丁美洲的橋樑 ”“橄欖王國”、“歐洲的果園”。1973年3月9日與我國建交。

西班牙人對飲食極為愛好和講究,因此,在西班牙境內,一流的餐館為數不少。這裏的餐館以“叉子”的數量多少分為高低五等。餐館通常每週休息一天,多為星期天或星期一。每天啟市和收市的時間較歐洲其他國家為遲,只有在遊客區內才會較早啟市,或有些晝夜營業。

西班牙具有特殊風味的烹調術,是旅遊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塞戈維亞的烤乳豬,米蘭達埃布羅的烤羊肉,巴倫西亞的以紅色作配料的“巴戈亞飯”,曼卡的乳酪,比斯開灣的海味等,皆是臉炙人口的美食。西班牙全國有2萬多間飯館和餐廳,擁有120多萬個座位,各式建築保留著古老的民族風格,屋內裝飾按傳統風格佈置,點油燈和蠟燭,使人仿佛回到了17~18世紀。在每家餐館、店鋪門前,多會擺放著其餐單,標出其明碼實價,客人亦可先查問餐單後才“決定是否光顧。總而言之,在西班牙享受一頓美食,絕對毋須很大的花費。在西班牙,顧客到了早餐店裏,只要對服務員。說一聲“啾羅” ,很快就會端出一份象中國油條一樣的食品。“啾羅”意為“油棒子”,出鍋時有2丈多長,象一大堆卷起來的腸子,據說這技術是由中國水手傳到西班牙的。

按照西班牙商人的商業習慣和禮俗,建議你隨時穿著保守式樣西裝,內穿白襯衫,打保守式樣的領帶。在西班牙,通常在晚間赴宴或參觀劇院也不是盛裝出現。

在西班牙,商人和實物不可分離,只要有可能,客人應將產品的樣品或者服務專案遞送給或者介紹給主人。到西班牙作客的商人,在辦公時間以穿黑色皮鞋為宜,不要穿棕色皮鞋,尤其在日落之後,一定要穿綠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日落之後,一定要穿黑色的鞋子,因為西班牙人歷來就喜歡黑色。喜歡獅子、鷹、花卉、石榴,而不喜歡山水、亭台、樓閣。西班牙人是拉丁血統的人,性格開朗而純樸,南北方有區別,北方的巴斯克人樸實而穩健,而南部的卡邁蘭人,則因自古以來從事商業的關係,大多數是地地道道的商人,西班牙這個國家現在還遺留著階級制度,即限於上流階級的人。才能上大學,而一流公司的高層人員,則多為這些上流階級的人所佔據。因此,較低一級的公司,他們的領導人員就都是職業學校畢業的中等階級的人了。但是,他們多數是從實際工作中訓練出來的。因此,在經營方面,態度非常積極。談判時,出面磋商的人也具備絕對的決定權,所以,商務談判我方也必須派遣相當的人員前往洽談,否則,他們是會不予理睬的。

拜會公司單位,必須要預先約會。最好持用有西班牙文、中文對照的名片,這樣,會給會面和談判供方便。在首都馬德里及全國最大商港和工業中心巴塞羅納(Barcelon)的西班牙商人作風頗為貴族化及保守。別忘了,這兒是個歷史悠久、顯赫一時的王國。你的作風、舉止最好也顯得保守、正式講究一些禮節。西班牙人 好朋友相見時,通常情況下要男的要相互抱一抱肩膀,女的要輕輕摟一摟並親吻雙頰。商務活動見面和道別時,務必頜首、握手為禮。

西班牙人只有在看鬥牛時才準時到達。許多西班牙商人不知“守時”為何物,上午11時到辦公室,中午午餐即不見人,直到下午4~5時方回辦公室,往往又工作到8-9點才離去。午餐一定在下午1點半以後,晚餐吃得很晚,得到10點左右才開始。初抵西班牙,赴約前還是先吃點東西為妙.飯館一般晚上9點才開門營業,到晚上11點才有大批吃飯的人光顧。

由於西班牙的氣候溫和,每日都有長時間的陽光,所以居民都不習慣早起,較其他歐洲國家的人起得更遲。

西班牙的國花是石榴花,在西班牙的國微上,就繪有一個紅色的石榴。西班牙人把石榴看作是富貴、吉祥的象徵。送花不要送大麗花和菊花,這兩種花和死亡有關。紅玫魂用來送給演員和女友,但也可以送給其他女性。如彼邀請去西班牙人家裏吃飯,可帶上一束鮮花,點心、蛋糕或巧克力。在送禮方面,電器,如收錄機、袖珍計算器等屬於貴重品,受人珍視。

西班牙人喜歡談論政治,但不要把西班牙政治和本國政治進行比較,喜歡談體育和旅行,避免談論宗教、家庭和工作。不要說有關鬥牛的壞話。

西班牙的城市村莊,掘官方統計,每年舉行的傳統慶祝會,約達200個之多。這些慶典源遠流長,充分表現出西班牙傳統文化氣息和各地風土特色。

2月全國皆舉行盛大的嘉年華會,3月19日巴倫西亞舉行的Las Fallas節,復活節是一個充滿宗教意味的節日,約於每年的春天期內舉行。4月的西維爾節,非常熱鬧。5月為安達盧西亞區傳統的EL Rocio節。7月6日至14日潘普路納舉行一年一度的鬥牛節。

名聞遺跡的西班牙鬥牛,是頗為盛行的一種競技表演。它起源於古代的宗教活動。18世紀中葉,西班牙各地開始興建正式的鬥牛場,每年春秋兩季便是鬥牛季節。西班牙婦女善於使用扇子表達感情,據說,當婦女打開扇子,把臉的下半部遮起來,這意味著她在問人:“你喜歡我嗎?”或者她在說:“愛你”。如果婦女一個勁快速地煽扇子,那意思是說:離開我。如果把扇子一會兒打開,一會兒合上,表示我非常想念你。

西班牙的女人上街必須要戴耳環,如果沒戴耳環,簡直就家一個正常的人沒有穿衣服一樣,會被人笑話的。

西班牙人名由父名和母名組成,交談時只用父名即可。如果你不熟悉對方,最好先問一句:“我該怎麼稱呼你?”為表示禮貌,最好在名片上加上職稱或頭銜。

每年10月至次年6月最宜往訪。聖涎節前後兩周及復活節前後一周免訪。7~8月商人多在度假。

付小費是西班牙人的一種習慣,雖然很多地方已加收服務費用,但人們已照常在結帳時留下一些零錢作為小費。計程車小費10~15%,行李每件 50Pesetas,飯店、旅館、夜總會10~15%已附加入帳單,可另給5%予侍者。其他服務每次給30Pesetas即可,在酒吧、餐館、酒店、戲院及劇場內,均有付小費的習慣,不過,假如不付小費亦不會引起麻煩。

海關規定,免稅香煙200支、或雪茄50支、或煙草半磅,酒1瓶,本國貨幣出境不得逾20000Pesetas,人境不得逾100000Pesetas。外市人境不限,先申報數額,可如數攜出。

白俄羅斯共和國禮節與習俗

一、社交習俗

白俄羅斯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白俄羅斯人直率, 喜歡開誠不藏埋;

樂於相互搞交往, 通情達理不見外;

民族傳統有特色, 對於白色很崇拜;

忌諱黃色薔薇花, 絕交才用其相待;

“十三”之數受厭惡, 黑色沮喪沒人愛。

在生活細節上有如下特點:

白俄羅斯人性格豪邁,心地實在,通情達理,善於同外界禮尚往來,並且非常重視禮貌待客,文明用語時常“掛在嘴邊”。他們表示高興時,往往愛開懷大笑,而表示輕蔑時,又總習慣微微地一笑。因此,中國人的禮貌微笑,對他們來說,往往會使他們感到莫名其妙。他們有“女士優先”的良好傳統,習慣在各種場合照顧優待婦女。他們對“7”數倍加喜歡。認為“7”是個吉祥的數字。因此,他們無論做什麼事情,總樂於同“7”數打交道。白俄羅斯民族崇尚偏愛白色,認為白色純真、潔淨;也喜歡紅色,認為紅色象徵著勇敢,並會給人以鼓舞。

二、禮節禮儀

白俄羅斯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大多慣以握手為禮;也習慣以擁抱禮會見客人。

白俄羅斯人對親朋好友問的相見,一般慣施親吻禮:長輩對晚輩,一般以吻額為最親切;朋友之間,一般都吻面頰;男子對尊敬的婦女,多施吻手禮;夫婦或情侶之間施吻唇禮。

三、信仰忌諱

白俄羅斯人多信俄羅斯正教,西北地方的人則多信天主教。他們對鹽十分崇拜,認為鹽能驅邪除災,故又對把鹽碰撒比較忌諱,認為其為不祥的預兆。他們忌諱以黃色的薔薇花為贈禮。認為這是斷絕友誼的象徵,是一種令人沮喪的花。他們對“13”數字很討厭。認為“13”是個凶數,會給人以大禍臨頭的印象或給人帶來災難。他們對以左手搞社交活動的人很反感。認為使用左手為不禮貌的舉止。他們忌諱黑色。尤其見到黑貓,更會使他們感到沮喪。他們一般不愛吃蘑菇和茄子;

四、飲食習慣

白俄羅斯人愛吃黑麥糊和用麵粉、土豆做成的薄餅;喜歡優酪乳、奶渣、乾酪;特別愛喝湯類;象涼雜拌甜湯、白菜湯每天都離不開。他們平時以俄式西餐為主,愛吃黑麵包,慣於用刀叉作餐具。他們對中國的飯菜倍加喜歡,認為中國的菜肴獨具特色、味美適口。

白俄羅斯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肴要酥爛熟透,注重菜肴要量大油重。

②口味 一般較為口重,大多喜鹹、辣、甜味。

③主食 以面為主,喜歡吃炸、烤、烙制的餅類。

④副食 愛吃豬肉、牛肉、羊肉、雞、鴨、蝦、魚、蛋類等;蔬菜中對捲心菜、黃瓜、番茄、洋蔥、白菜、胡蘿蔔、土豆等較為偏愛;調料喜用胡椒、番茄醬、芥末、味精、鹽等。

⑤制法 對煎、炸、烤、燴、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肴偏愛。

⑥中餐 喜愛中國的京萊、魯菜。

⑦菜譜 很欣賞什錦拼盤、奶湯雞脯、糟溜魚片、火靠大蝦、北京烤鴨、鍋燒肘子、烤肉、蘋果盅等風味菜肴。

⑧水酒 愛喝烈性酒,喜歡“格瓦斯”、酸牛奶、檸蒙汁、桔子汁、咖啡、可哥等飲料。

⑨果品 愛吃李子、梨、蜜桃、葡萄、蘋果等水果;乾果愛吃花生米、核桃仁及葡萄乾等。

立陶宛【出訪須知】

【出訪須知】立陶宛地處歐洲地理中心,在波羅的海東岸,北接拉脫維亞,東鄰自俄羅斯,西南靠波蘭,並與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接壤,隔波羅的海與北歐三國相望。
  
立陶宛的氣候介於大陸性氣候及海洋性氣候之間,冬季較長,多雨雪,日照少,1月份平均氣溫為-4.9攝氏度; 夏季較短而涼爽,日照時間較長,7月份平均氣溫為17.2攝氏度。
  
立陶宛官方語言為立陶宛語,官方正式資料及檔全部用立陶宛語和英語書就。目前,立陶宛的成年居民絕大部分可熟練用俄語交談,青少年中已開始普及英語、德語教育,立陶宛大部分居民信奉羅馬天主教,少數人信奉俄羅斯東正教。
  
立陶宛使用電源為220伏,50赫茲;特殊工業用三相電源為380伏,50赫茲。

工作時間

銀行:週一至週五9:00-16:00(午休時間為13:30-14:30);

  郵局:週一至週六8:00-20:00;周日10:00-16:00;

  商店:週一至週五10:00-19:00,週六11:00-17:00

副食店:每週一至週六8:00-22:00,周日8:00-18:00

主要節日

1月1日,元旦;

2月16日,立陶宛獨立日;

3月11日,立陶宛國家恢復日;

復活節;5月1日,五月節;

5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母親節;

7月6日,明多戈斯國王加冕紀念日;

11月1日,萬聖節及亡者哀悼日;

12月25-26日,耶誕節。

立陶宛人還享有除公共假期外為期28天的年休假期,其休假高潮為每年的7月至9月。

【盧森堡】盧森堡的習俗禮儀

盧森堡大公國(The Grand Duchy of Luxem),簡稱盧森堡。位於歐洲西部,德國、比利時和法國三國積之間,是一個內陸國。盧森堡是歐洲最小的國家之一,面2586平方公里,人口 40萬。盧森堡語為國語,法語、德語和英語亦廣泛使用。全國94%的居民信仰羅馬天主教。從15世紀起,盧森堡曾先後被天主教占統治地位的西班牙、法國和奧地利統治。因此,它在宗教上也是天主教占絕對優勢。

盧森堡1866年獨立,1867年歐洲各國公認盧森堡為中立國。但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盧森堡被德國佔領。戰後放棄中立。

盧森堡國名來源於首都名。西元3世紀,在布克附近修建一要塞。日曼族法蘭克人稱之為盧澤爾堡,在高德語中意為小城堡。有“鋼鐵之國”、“歐洲的綠色心臟”、“紅士國”、“袖珍國”等美稱。貸幣為盧森堡法郎。

盧森堡是歐洲古老的國家,境內鐵礦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南部的古特蘭平原的“紅土區”,土質含鐵量高,土呈褐紅色,因此被稱為“紅土國“。已探明鐵礦儲量 2.7億噸,是盧森堡最重要的礦產資源。據說,在這一地面上開汽車,因受地下磁鐵礦的影響,有時方向盤也無法打准。

盧森堡與我國的貿易往來歷史悠久。1972年11月16日與我國建交,此後,雙方貿易往來日益增多。1987年盧森堡對我國出口1988萬美元。鋼材是盧森堡對我出口的主要商品,工藝鞋是盧森堡從我國進口的主要商品。

盧森堡、比利時、荷蘭三國,在政治、經濟方面關係很密切,而且締結有經濟、關稅同盟,因此,取此三國的前幾個字母而稱之為比鎳盧克斯。戴菊是盧森堡的國鳥,活潑,是一種很好的觀賞鳥。不要送菊花,對盧森堡人來說,菊花意味著死亡。

盧森堡是歐洲金融中心之一,經濟比較發達,從60年代起,盧實行工業“多樣化“政策,化工、建築、機器製造、食品加工等工業有較大發展。目前化工業已占工業產值的15%,僅次於鋼鐵業。農業以小農場生產為主。畜牧業發達,主要產牛奶和豬肉。糧食有小麥和燕麥,不能自給。盧森堡市有銀行百餘家,其中90%以上是外國銀行。

盧森堡郵寄舊服裝時需徵收關稅。郵寄舊服裝如收件人拒收是不能退回原處的,因此要注明替代收件人及其位址。金、銀首飾和貴重物品郵寄時要保險。按盧森堡規定,禁止郵寄包括未署名及未標明出版者的小冊子、氣槍、匕首、內藏劍和手杖,裝有彈藥的手杖、秘密防衛武器、糖精及類似甜劑(政府購買除外)。

盧森堡實行每週5天工作日,每週工作40-45小時。通常辦公時間上午8時半至下午5時半。銀行營業時間為上午9時至下午3時半。零售商店上午9時至下午6時。

 

   
最新動態

 

國內新聞

 

國際新聞

 

外貿動態

 

外匯走勢

>>更多

 
展會信息

 

五金及工具產品

 

衛浴設備及建材

 

園林及花園用品

 

運動及旅行用品

 

傢俱及傢俱輔料

 

文具及辦公用品

 

汽車及汽車配件

>>更多行業